最高级别的大手印、大圆满中讲,证悟后什么都不修,是无上之修。没有学佛之前什么都没修过的状态,也叫作什么都不修,但文字相同意义不同。当突破了小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世俗相对观念,超越了狭窄的感官视野,在没有时空的状态中,我们所建立的所有对立、观待的概念,都不会有一席之地。
人类大多数的痛苦,来自于精神。解决精神痛苦的最好方法,就是证悟的智慧。修各种禅定,只能暂时减少一点痛苦,却治标不治本,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。如果要根治痛苦,唯有智慧。
凡是修禅的人,都需要九住心中一系列的安住方法,来护持、保任禅定状态,这就是正念。正念的意思就是,在修无常的时候,能很清晰地忆念或感受无常,并不离开这种感受。正知的意思,是指在走神的时候,能够立即发现,并把心拉回来继续专注。。
当修行方面没有任何体悟,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认知时,不要失望,要有耐心。 做任何事情,包括工作、生意都是一样,不可能当即见效。赚钱、播种,都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,当机缘成熟的时候,才可以享受果实。
在学佛修行的中期,要清楚地认识自心的本性。在修行的道路上,懂不懂天文、地理、医学、哲学、艺术等都没关系,但在修行的中期阶段,必须要认识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。从佛教的角度来讲,视觉、听觉、触觉所感知的一切,不是造物主在操纵,而是我们的心在创造、在主宰。认识心的本性,实际上就是开悟、就是明心见性。
年轻的时候,要从长计议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配时间,一部分用来闻思修行,一部分用来工作、生活、学习和娱乐,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丰收。虽然精神生活包括宗教、艺术等,但佛教徒的精神生活当中的大部分,应该是闻思修行。
很多密宗上师在传法之前,会先问你有没有修完五个内加行,如果说修完了就可以传;一般不会有人问你有没有修外加行,所以有些人就把四加行丢了,只修五加行。这样的修法不是很好,以后大家无论是刚开始修加行也好,或者是重新修也好,还是先修四个外加行。
若你觉得轮回还不错,就不会想跳出去;如果意识到,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,但轮回里却有很多非常恐怖的境遇,我也有可能遇到。如果你有这种想法,就一定会想办法找寻出路,这就叫做出离心。
在这个世界上,除了证悟的圣者以外,没有一个人不恐惧死亡,可大家都自欺欺人地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,故而不做任何准备,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。
戒杀放生虽然是佛陀对佛弟子的最低要求,可做起来却并非易事,若能无惧艰困、难行亦行,其功德也远远超越了守持盗、淫、妄戒的功德。
菩萨特有的、不共的见解,就是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。这个见解的根源,首先就是要毫无疑问地明白: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;其次还要意识到,这些众生在做我们父母时,与现在的父母一样,宁可自己挨冻受饿、造作恶业,也要让我们吃饱穿暖,对我们恩深似海。
仅仅从世间的角度来说,佛法所强调的自由、和平、平等、民主、真诚、环保、素食、卫生、节约等理念,也是真正的跨世纪思想。因此,我个人认为,对任何人来说,没有机会读佛书都是人生最大的遗憾。